近日,海骊成功中标青岛国际邮轮港区航运中心幕墙工程,以装配式细致设计、信息模型技术、超低能耗绿色方案打造超高层低能耗地标建筑,助力百年港区焕发活力。
总建筑面积约11.6万㎡,高度180m,由海骊承建项目塔楼及裙楼外立面幕墙工程,将外观塑造以生长的线条贯穿整个建筑,涵盖单元式、T型钢、铝板、玻璃、拉索幕墙系统等十四种幕墙系统方案。
建筑遵循沿海岸线设置“海浪台”的规划理念,沿海岸形成3个层级的退台,以千帆之城为概念,将海浪抽象为横向涟漪般线条,形成以退台、风帆、海浪的形式,塑造青岛特有的海洋文化。
海骊通过应用装配式细化整体造型设计方案,根据塔楼低区到中区逐渐外倾、中区到高区逐渐内倾的需求,采用单元式幕墙系统,通过调整上下层间的进出关系,以外凸100mm、内凹125mm的差距实现进出效果,完成“海浪台”理念落地。
与此同时,为保证设计理念精准施工,海骊将单元式幕墙系统所需的面板、横梁、立柱等在工厂进行预拼装,现场以幕墙单元的形式直接起吊挂装,减少现场拼装带来的尺寸差,使得建筑立面幕墙安装更加自然,浑然一体。
作为连接港区和老城区的重要融合廊道,青岛国际邮轮港区航运中心将海洋文化元素融入到裙楼风帆设计中,轻盈的外表给建筑物带来了优雅和悬浮的外观,彰显千帆之城的独特魅力。
为追求视觉效果的极致表现,海骊设计研发中心利用BIM技术,精准模拟风帆造型各构件的尺寸与位置,每块被安装的铝材均严格遵循同样参数,提料、上样更加精准,确保了整体设计的和谐统一与动态美感。
此外,在加工制造环节,海骊自有新材料产业采取严格的工艺标准,供应项目所需的铝板等,确保完美契合设计需求。
在现场安装过程中,项目部特别加强对各板块交界细节的精雕细琢,赋予幕墙更加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,同步强化超高建筑的气密性、抗风压性、抗腐蚀性测试,以低能耗建筑标准助推项目落地。
当前,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更新改造建设全面提速,成为青岛市重要的战略资源。海骊将通过不断提升装配式设计能力、提高数字化施工水平、深化绿色建筑方案,助力老城区腾笼换鸟,赋能城市全面打造开放新高地。
免责声明: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中国房产新闻网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