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 > 国内快讯 >

与鹰共成长 伴鹰齐翱翔 海鹰航空公司某型号无人机团队工作纪实

新闻来源:  2022-08-20 10:34:1769

       晚上七点,记者通过群组连线,接通了海鹰航空公司某型号团队。对于记者的提问,他们笑着说:上个月北京刮了好几次沙尘暴,我们就在沙尘起飞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 从“喝上一口水,比吃一个西瓜还要甜”的酷暑到零下三十度的严寒,从平原、山地再到黄沙漫天的大西北戈壁,每一次飞行,他们都一同起飞。

        从否定到超越

       这是一型由海鹰航空公司负责研制的高性能无人机。并在年初圆满完成首飞试验。

       该型号研制历程跌宕起伏,经历了从自我否定到自我超越的完美蜕变。团队一开始论证的时候,为寻求稳妥可靠,对无人机性能并没有提出过高的要求。但型号总师刘总认为,无人机在性能上有挖潜的空间,团队也具备这样的能力,应当完成更高的目标。

       “当时心里有很大的触动,领导的支持和信任,赋予了团队极大的信心和勇气,我们开始不甘于平庸,决定放手一搏。”最终,从气动外形、机翼占比,再到结构选材等方面,最初的设计方案都被团队一一否定掉了。

       四年后,型号一鸣惊人,首度飞天便达成了论证的最优指标。“它使我们的无人机水平取得了很大进步,团队也实现了自我能力的提升,我们的信心更足了。”几个月过去了,王文强回忆起来,激动的情绪依旧。

       是试验队,更是突击队

       这支队伍不仅是一支试验队,更是一支敢于冲锋陷阵的突击队,正是凭借着钢铁般的毅力,攻克了无人机研制道路上的一个个堡垒。

       从平原到山地,从东北到西北,团队外场试验不易,几乎在和时间赛跑,一天当成两天过,经常性三地协作试验。夏战高温,冬迎酷寒。冬季,在零下30度的东北室外熬夜,烈日炎炎的夏日,有时要求“远离水源”,试验结束后,“喝上一口水,比吃一个西瓜还要甜。”

       团队里,丛岳和于海靖是一对儿“CP”,这是因为两人在队伍中是配套关系。丛岳负责无人机的控制设计,于海靖则把丛岳的设计变成现实。队员们开玩笑,如果丛岳的方案变化了一米,于海靖就得改变一里地。这对儿CP有一个共同的愿望——让这个型号更加智能自主。

       它是与丛岳相伴了4年的型号。现在,他已经搞不清到底是谁在陪伴谁。他说,从零变成现在,一路走来,一起奋斗,看着它一天天长大,就像培育自己的孩子。最让丛岳“头大头疼”的难题,是怎么把它变得更自主,这不仅是研发的客观要求,也是丛岳施加给自己的压力。四年多,他不停地调研、不停地计算,把前几年积累的经验和探索出来的新知识,统统用到了该型号身上。现在,看着自己为它设计的控制方法,看着它具备的航迹自动生成能力,看着它从零起步达到国际一流水准,丛岳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幸福感。

       机务队长李文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东北人,但他未曾料到,有一天会在零下30多度的东北室外熬过一整晚。那是首飞前夕,东北正值隆冬,为防止发电机因低温在第二天早晨打不着火,他主动申请守护发电机。那个晚上,李文就睡在了机场的应急车里。他每隔两个小时起来点火一次,让发动机工作半小时,一个晚上起来了5次。天亮后,队员们赶过来,温度传感器上显示的温度还是零下30度,夜里只会更冷。李文却仍旧神采奕奕,他问即将投入战斗的队友:“还需不需要帮忙?”

       一代更比一代强

       在队伍中,党员比例占一半以上,青年人员占比接近90%,而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31岁。在4年的攻关中,党员和青年时刻发挥先锋模范和突击队的作用,为型号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。“外场试验队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,激励着这支队伍像鹰一样战斗。”外场试验队临时党支部书记说道。

       田茂江去年才毕业,入职后便一直跟着这支队伍,从河北到东北再到大西北。对于航天的“苦”,他从师兄师姐口中听说过,心里有一些预期,更让他铭记于心的,是队伍带给他的成长。“团队就和无人机系统一样,各个专业只有配合地这么密切,才能达成最终的目标。”在学校里,理论学习偏多,田茂江从没接触过这样大的型号。他很感激,第一次真正从事无人机研制,就从这么高的起点开始,学到了很多新东西。

       航天讲究传帮带,田茂江是王文强的徒弟,负责总体技术。“小田”很优秀,除了所学的飞行设计专业功底扎实,对飞行控制等各方面也都很了解,这引来不少人挖“王老师”的墙角。“挖墙脚”也成了大家工作之余的一个玩笑梗。而在型号副总师黄总看来,这不仅仅是个别现象,背后反映出年轻人知识结构的提升。“综合素质越来越高,一代更比一代强。”

       第一杯,敬家人

       记者在采访的时候,一眼望过去,群里有一半多人的头像用的都是家人照片,有的是刚出生没多久的可爱宝贝,有的是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合影。但此刻,身为“丈夫”和“父亲”的他们,却在离家数千公里的大西北。

       外场出差成为了型号队伍的家常便饭,只要一走,最少都是一两个月,团队中出差时间最长的,一年有两百多天都在外场。作为家里的顶梁柱,他们远离亲人,常年在外奔波,“家人”成了心中最柔软的地方,也是最大的愧疚。

       去东北参加任务前,赵海旺三岁的女儿从妈妈口中得知爸爸要出差,第二天早上醒得格外早,哭唧唧说,爸爸我不让你走。在东北,一开始每天晚上八点,赵海旺准时接到女儿打来的视频电话,每次都问:“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呀?”后来,女儿不问了,视频电话也没了。等赵海旺执行完任务回家,本以为女儿会飞扑上来抱住自己,但女儿看到爸爸,先是愣了一下,然后很平淡地喊了一句爸爸,等稍微熟悉了,她把赵海旺拉到妈妈面前:“妈妈你看,这是我爸爸。”女儿把“爸爸”当成一个陌生人了。赵海旺心里五味杂陈。

       去年在外场,首飞前夕,恰逢元旦,团队一起吃了一顿饭。饭桌上,大家端起酒杯,隔空敬了一杯酒,就像一个颇为隆重的仪式:“第一杯,敬家人!”

       在他们心目中,型号任务和家人站在天平的两端,是这些名校毕业的男子汉最难解开的一道数学题。

       文/李政昊

免责声明: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中国房产新闻网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最新资讯

滚动播报

更多